描述
●什麼是「容貌焦慮症」呢?
容貌焦慮症,正式的醫學名稱是「身體臆形症」,它與一般單純煩惱自己樣貌的情況不同,而是會伴隨焦慮不安的心情與反覆的確認動作,並且超過正常的頻率和程度,造成生活上的困擾,這其實是強迫症的一種。
身體臆形症的症狀會逐漸惡化,為了消除自己在意的問題,會花費越來越多時間和金錢去處理,症狀如果置之不理的話,可能會造成以下後果:
1.行動範圍越變越狹窄。
2.有社交障礙而情願窩居在家。
3.自殺或引發自傷。
4.將怒氣出在家人身上的情況大增。
5.經濟疲乏。
●「容貌焦慮症」會表現什麼行為呢?
1.花費許多時間在打扮上,根本無法出門。
2.不斷反覆看鏡子確認自己的樣子。
3.為了調整外貌會不斷搔抓在意的部分。
4.不斷重複去做美容整型。
5.為了美容而無限制花費時間與金錢。
6.外出時用帽子、墨鏡、口罩把在意的部分藏起來。
7.在意齒列整齊及牙齒顏色,結果避免與人聚餐。
8.討厭在學校拍攝團體照片,而拒絕去學校
9.在意身材不佳或太矮,而放棄求職與戀愛。
10.在意性器官或胸部大小形狀,而避免發生性行為。
11.在意頭髮稀疏,看到生髮、增髮廣告就很痛苦。
12.在意自己的體臭而避免擁擠的地方。
13.照片在上傳到社群網站前,強迫修正、影像加工。
●用什麼方法能改善「容貌焦慮症」呢?
目前已經證明對「容貌焦慮症」(身體臆形症)有效的認知行為療法,主要是「暴露與反應抑制法(ERP)」。這個方法的目的在於停止「我長得很醜」這類強迫觀念支配腦袋的情況,讓人可以選擇正常的生活方式。
(1)暴露:刻意做討厭的事情,讓自己置身於不愉快的場景。與妨礙儀式搭配執行。
(2)妨礙儀式(反應抑制) :刻意不執行儀式。帶著不舒服的感覺去過日常生活。
另外還有多項建議:
1.不可以遠離壓力,請接納有變化的生活。
2.追求理想身心靈會造成反效果,留心不要做到極限。
3.學業和工作最好都持續下去,過著有負荷的生活。
……
●本書能對您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呢?
(1)了解容貌焦慮症的形成原因。
(2)了解容貌焦慮症與強迫症的關連。
(3)學習以認知行為療法改善容貌焦慮症。
(4)提供環境調整與周遭對應的建議作法。
(5)發現家人有異常行為的對應方法。
(6)內附容貌焦慮症測量表,可以自行評估。
作者簡介
原井宏明(Akihiro Harai)
1884年自岐阜大學醫學系畢業。原井診所院長、株式會社原井顧問&訓練負責人。精神科專業醫師暨指導醫師、精神保健指定醫師。日本認知行為療法學會認定專業行為療法士。著作有《図解やさしくわかり強迫症》(ナツメ社)、《「不安症」に気づいて治すノート》(すばる舎)、《圖解 名醫傳授健康知識 強迫症》(瑞昇文化),譯作有Atul Gawande著作之《Being Mortal》等。
•原井宏明的公開資訊 www.harai.co.jp/
松浦文香(Ayaka Matsuura)
10歲左右起因為強迫症而前往精神科就醫,升學途中也曾拒絕上學,好不容易才念到大學畢業。2016年接受三天集中團體治療,終於得以脫離強迫症。2019年起成為原井診所的醫療事務暨院長秘書。在自助團體「京橋強迫症會」中以照護人身分協助強迫症當事者及家人面對疾病。隸屬學會:日本認知行為療法學會、日本動機賦予面談協會、MINT(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Network Trainers)Inc.
煩惱自己的容貌,其實是精神疾病?日益理解對外觀的執著 2
戴口罩的臉成為自我 4
對容貌的執著或許是精神疾病 8
放著不管,症狀就會惡化 10
大多沒有發現是疾病 12
發病時期傾向不同且有個人差異 14
人類是如何辨識臉部的呢? 16
你能正確分辨大小嗎? 18
該不會我也是?這麼想的話就馬上檢查 20
治療體驗者真實心聲①
受困於自己與別人二分法的我 24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